第二章 發展現況與課題
國內現行法定土地使用計畫種類包括都市計畫、國家公園計畫及區域計畫等 3 種。都市土地是提供市鎮、鄉街有計畫發展之土地,依都市計畫法管制,目前實施都市計畫地區計 435 處,陸域面積約占全國 12.4%;國家公園土地是為保護特殊自然景觀、野生動植物及史蹟之土地,依國家公園法管制,目前計有 9 座國家公園及 1 座國家自然公園,陸域面積約占全國 8.2%;除實施都市計畫及國家公園計畫以外之非都市土地,依區域計畫法管制。
當前整體環境發展現況及課題,說明如下:
第一節 氣候變遷
彙整民國 100 年及 106 年「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」之研 究,我國氣候變遷趨勢及影響如下:
壹、溫度
一、趨勢
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測站觀測資料,臺灣全年氣溫 (平地溫度)在過去 100 多年(西元 1900~2012 年)上升 約攝氏 1.3 度,且近 50 年、近 10 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。依 據氣候推估研究顯示臺灣未來溫度的變化,相較於基期(西 元 1986~2005 年)的平均溫度,IPCC 所設定暖化程度中等 的中度排放情境(RCP4.5)下,將可能升溫 1.3~1.8°C, 在暖化程度最嚴重的最劣情境(RCP8.5)下,將可能升溫 3.0~3.6°C。
二、影響
氣溫上升與降雨型態改變,對水資源調度與供給面造成 極大的衝擊和挑戰。再者,氣溫上升會引發病媒散佈,升高 傳染性疾病流行的可能,加重公共衛生與醫療體系的負擔。
貳、降雨
一、趨勢
臺灣百年的平均降雨量趨勢變化並不明顯,但在西元 1960~2017 年間,枯水年發生次數明顯比前半世紀增加。 相關氣候推估研究顯示臺灣未來降雨量的變化,隨著暖化程 度的增加,亦呈現濕季(夏、秋季)降雨增加的特徵。相較 於基期(西元 1986~2005 年)的平均降雨量,在 RCP4.5 情 境下,21 世紀末(西元 2081~2100 年)臺灣的濕季降雨將 增加 14%~20%。
二、影響
颱風、暴雨引發的洪患與山坡地的地質災害更為頻繁, 衝擊水電等基礎維生設施,使得山坡地與低窪排水不良地區 安全與生活品質維護的議題更加嚴峻;另臺灣地勢陡峭、腹 地不足,中小雨減少使得旱災機率提高,使得農業、產業與 生活用水之間的調度更加困難。
參、海平面上升
一、趨勢
臺灣周遭海域的潮位站與衛星測高數據顯示,臺灣周遭 海域(西北太平洋)自西元 1961 年以來,即呈現上升的趨 勢,且近 20 年來幅度增快。西元 1961~2003 年間,臺灣鄰 近海域的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 2.4 公釐,在西元 1994~2013 年的近 20 年期間,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到每年 3.4 公釐。 惟臺灣目前尚未有推估未來臺灣周遭海域海平面上升趨勢 的研究成果。
二、影響
導致海岸土地淹沒、海岸侵蝕及海岸線後退,造成國土 流失,使得沿海與低窪地區之土地使用型態必須調整,尤其 是重要港口、工業區、聚落等。
第二節 海岸及海域
壹、海岸
一、發展現況
依民國 104 年 8 月 4 日公告之海岸地區範圍,包含臺灣 本島及離島地區,共涉及 20 個直轄市、縣(市)、131 個 鄉(鎮、市、區)。
二、發展課題
(一)民國 76 年解嚴後,海岸土地已成各種土地利用競爭的焦 點。然因開發規模過大、規劃過於倉促、使用目的未盡 相容、保育觀念不足及土地使用管理績效不彰等諸多問 題,常導致環境災害、危害國土保安及威脅民眾生命財 產安全,造成社會不安等後果。
(二)臺灣本島及澎湖海岸線長度達 1,578 公里,依民國 105 年國土利用監測資料,臺灣本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連江及 東沙之人工海岸線占總海岸線長度約 44.71%,其中臺灣 本島部分之人工海岸線比例更高達 56.29%。
(三)海平面上升將造成海岸地形變遷、沿海低窪地區排水困 難,颱風暴潮引發淹水、土壤鹽化災害,且海岸人工化 造成生態環境破壞、喪失天然緩衝空間,亦弱化沿海地 區因應氣候變遷衝擊之調適力。
貳、海域
一、發展現況
我國海域範圍面積約 5 萬 2,000 平方公里,約為我國陸 域範圍之 1.6 倍。
二、發展課題
海域之使用存在管理權責重疊或競合問題,且因海域基本調查資料不足,無法針對所有海域進行完整規劃,實際用海行為之控管仍僅能依各目的事業計畫、法令逕為管理。
第三節 自然環境
壹、水資源
一、發展現況
年平均雨量約 2,545 毫米(民國 84 至 104 年),約為世界平均值 973 毫米的 2.6 倍。降雨之空間分布上,北部地區因受東北季風影響,冬雨及春雨較明顯,豐枯水期差異較 不明顯,越往南部豐枯水期之降雨量差異越大。另地下水資源主要蘊藏於臺北盆地、桃園中壢台地、新苗地區、臺中地 區、濁水溪沖積扇、嘉南平原、屏東平原(含恆春地區)、 蘭陽平原、花東縱谷地區及離島之澎湖群島等地區。依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統計資料,民國 103 年度國內年總 供水量為 177.4 億立方公尺,主要來源為地面水,約 122.14 億立方公尺(占 69%)、其次為地下水,約 55.19 億立方公 尺(占 31%)(表 2-3-1)。
表 2-3-1 水資源供需概況表(資料來源:經濟部,水利統計,民國 104 年。)
年總供水量(億立方公尺)
年總用水量(億立方公尺)
地區
總計
地面水
地下水
其他
總計
農業用水量
生活用水量
工業用水量
臺灣地區及澎湖縣
177.32
122.09
55.16
-
177.32
130.46
30.5
16.36
金門縣、連江縣
0.08
0.05
0.03
0.07
0.08
-
0.08
-
總計 (%)
177.32
122.14
55.19
0.01
177.4
130.46
30.59
16.36
100%
69%
31%
0
100%
74%
17%
9%
二、發展課題
因河流均短且陡,暴雨時水流湍急,河川流量隨降雨而 迅速漲落,並挾帶大量泥沙,經常造成水濁度過高而影響供 水。又降雨量之時間與空間分布不均,降雨強度變化甚大,多集中於 5 至 10 月,致使水資源之管理與調配不易。
貳、山坡地
一、發展現況
臺灣山坡地面積約占臺灣土地總面積之 74%,依山坡地 保育利用條例相關規定,山坡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分為 3 類:宜農、牧地、宜林地及加強保育地。而根據中央水土保 持主管機關的資料,我國目前山坡地超限利用列管面積約為 6,956.65 公頃(含宜林地及加強保育地)。
二、發展課題
自民國 50 年代開始,由於追求經濟成長,平地面積使 用逐漸不足,進而轉向山坡地開發。因山坡地地形陡峭及地 質結構複雜,人為活動在集水區與山坡地的過度開發及超限使用,再加上地震、豪雨及颱風頻繁,而造成表土大量沖蝕、淤積水庫、縮減儲水面積及防洪失能等議題。
第四節 農地資源
一、發展現況
農地存量係指非都市土地特定農業區及一般農業區之 農牧用地仍作農業使用之面積比例,依據民國 104 年農地現 況資源分析結果,全臺灣農地存量約為 83%,即約有 17%已 遭轉用;且依民國 100 年國土利用監測計畫分析臺灣 15 個 直轄市、縣(市)農地完整度,其完整程度分為高完整度(農地完整度 75~100%)、中完整度(農地完整度 50~75%)及低 完整度(農地完整度 0~50%)。約有 2/3 的直轄市、縣(市) 50%以上農地屬於高完整度,1/3 的直轄市、縣(市)有 40% 以上農地屬於低完整度,顯示農地普遍呈現破碎情形。另依 據民國 105 年農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,近十年每年農耕土地 逐漸流失,十年來已流失約 3 萬 4,557 公頃。
二、發展課題
由於非都市土地多為現況編定,並未整體規劃農業產製 儲銷空間、都市及產業發展用地,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結 構轉變,因農業在經濟產值方面相對弱勢,使得農地轉為非 農業使用情形普遍。農地變更以國家重大建設為主,特別是 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、非都市工業區及交通建設等。另外, 農地上興建農舍及違規使用(如未登記工廠)普遍增加,亦 嚴重影響農地資源及生產環境。
第五節 人口、住宅及產業
壹、人口
一、發展現況
依據內政部統計至 106 年底,我國的總人口數為 2,357 萬人,未滿 15 歲幼年人口及 15~64 歲青壯年人口分別占總 人口的 13.12%及 73.02%,比率持續下降,65 歲以上老年人 口占總人口的 13.86%,比率逐年上升,扶養比增為 37%,人 口老化指數增至 105.6。
二、發展課題
(一)我國人口成長呈現下滑趨勢,且生育率逐年減少,人口 成長趨緩,部分區域人口外流明顯致使已開發土地利用 效率不佳,部分已開發地區人口數將逐漸減少,都市發 展及土地利用如何因應轉型須及早規劃。
(二)我人口年齡結構逐漸朝向高齡少子女化趨勢發展,老人 福利機構及長期照護資源需求日益增加,而學校設施則 有因應人口結構變化加以調整之必要。
貳、住宅
一、發展現況
民國 105 年底國內住宅數約 844 萬 7 千宅,其中以新北 市最多,達 152 萬 2 千宅占 18.4%,其次為高雄市計 103 萬 4 千宅占 12.2%,再次依序為臺中市計 99 萬 2 千宅占 11.7%。至於低度使用(用電)住宅部分,全國約 86 萬 3 千宅,其中 仍以新北市最多,高雄市及臺中市次之;低度使用比例則以 金門縣最高,宜蘭縣及連江縣次之。
二、發展課題
(一)住宅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,惟都市地區房價所得比較高, 而對弱勢族群及青年族群之居住需求產生衝擊,說明住 宅資源分配不均及浪費的現象。
(二)依民國 105 年「國土空間發展狀況」,屋齡達 30 年以上 之老舊住宅估計約 294 萬宅,約占總住宅存量 4 成,近 7 成(約 199 萬戶)集中在 6 都,其中新北市最多,約 50 萬宅;臺北市次之,約 45 萬宅;且部分建物老舊窳陋, 無障礙設施或耐震強度不足,居住品質待提升。
參、產業
一、發展現況
臺灣產業結構,已由早期的農業轉型為工業及服務業為 主要發展型態,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結果顯 示,截至民國 105 年底國內生產毛額(GDP)約為新臺幣 16 兆 元,目前各產業占 GDP 之比值,其中農業約占 1.82%、工業 約占 35.04%、服務業約占 63.14%。
二、發展課題
(一)中央工業主管機關及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依據原獎勵 投資條例及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所開發的 62 處工業區中, 已有 55 處超過 15 年,占整體 88%,而其中有 32 處為 30 年以上工業區,現況工業區面臨設施老舊、生活機能不 足等問題。
(二)依經濟部工業局民國 104 年底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政策 報告指出,全臺大約有 3.9 萬家未登記工廠。未登記工 廠大多係屬非都市土地之特定農業區,因其廠房及設備 之設立,造成農業生產環境破壞。
第六節 原住民族土地
一、發展現況
原住民保留地面積為 26 萬 4,783 公頃,其中 5,372 公 頃位於都市土地,25 萬 9,411 公頃位於非都市土地,原住 民保留地得供居住建築使用面積,於都市土地占 4.3%,非 都市土地占 0.53%;供農業使用面積,於都市土地占 7.88%, 非都市土地僅占 29.26%;供殯葬使用面積,於都市土地僅 占 0.08%,非都市土地僅占 0.09%。
二、發展課題
(一)全國原住民族地區之原住民設籍人口數達 29 萬 6,753 人、計 9 萬 801 戶(以戶長具原住民身份計算),若以 每戶房屋建築基地面積 330 平方公尺推算,全國原住民 族地區合理需求約為 2,996 公頃建築用地,惟現有原住 民保留地依法得作建築使用面積僅約 1,616 公頃,不敷 原住民族地區族人居住使用之需求。
(二)現有原住民保留地依法得供農業使用面積僅有 7 萬 6,318 公頃,從事農林漁牧業之原住民有 60%以上需要打零工以 支應家計。另原住民族地區之林下經濟產業是原住民族 重要傳統產業之一環,惟受限於現行相關法令規範,未 能因應原住民族資源利用方式,對原住民生計產生影響。
(三)截至民國 105 年底,國內 30 個山地原住民鄉之 387 處公 墓,其中 64 處已滿葬,251 處近滿葬,比例達 81.40%, 公墓嚴重不足,原住民族過去傳統葬俗多以土葬為主, 公墓更新改善涉及遷葬與墳墓起掘,與原住民族群傳統 殯葬慣俗及文化上產生衝突。
Last updated